曾侯乙编钟示意图。 湖北省博物馆供图 制图张芳曼
当前,依托博物馆等文化文物单位的馆藏资源进行文化创意品开发呈现活跃趋势。在文化文物单位,博物馆的文化创意品开发起步较早,拓展了人们感悟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载体。
本版今起推出系列策划解码·博物馆文创品开发,关注一件博物馆IP的多样延伸一个设计团队的创意探寻一个文创联盟的机制创新,探讨在文化业蓬勃发展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博物馆文创品提质升级促进文物活化利用。
编 者
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如今,观众除了看实物听讲解,接触曾侯乙编钟的途径还有很多将一件嵌入编钟元素的文创商品带回家,借助全息投影数字技术敲响编钟,观看编钟乐团表演传统乐舞礼乐天下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走过2400多年历史的曾侯乙编钟,在现代生活焕发出新的光彩。
数字赋能,在手机上敲响编钟
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编钟,创下了多项纪录。此前,我各地已经出土了多套编钟,而曾侯乙编钟是数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音域最广保存最好做工最精细的一套,属于战时期青铜乐器的巅峰之作。更珍贵的是,编钟的钟体钟架和挂钟构件上有3755字铭文,包含了丰富而完整的乐律学知识。
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是华礼乐文明的代表,也为我们博物馆打造文创特色品牌提供了最有价值的IP。湖北省博物馆市场部主任编钟乐团副团长王亮说。湖北省博物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开发编钟文创品,最初是仿制原件大或者缩版的编钟,在内外市场都很受欢迎,后,推出加入编钟元素的文具生活日用品也深受大众喜爱。王亮介绍2019年开始,我们推出了‘舌尖上的湖北省博物馆’,以几大镇馆之宝的模型制成了慕斯蛋糕和冰激凌,很多年轻人专门这里打卡品尝。
数字科技的融入,让编钟活起。在湖北省博物馆综合馆大厅体验区,曾侯乙编钟经全息投影,观众动动手即可敲响;佩戴VR眼镜手持VR手柄,就可以化身乐师在系统的提示下完成演奏,感受与文物距离接触的魅力。2022年除夕,湖北省博物馆和广播电视总台等同推出古律叩新春,礼乐承千年新媒体互动项目,用户可通过程序和H5在手机上敲响曾侯乙编钟。
传承技艺,找寻一钟双音演奏密码
作为大型礼乐重器,编钟在古代社会有着重要的礼仪象征作用。1978年出土时,为了解其音乐功能,在曾侯乙墓发现地举办了一场音乐会,用曾侯乙编钟原件演奏了一组古今外著名乐曲,并通过电台广泛传播,震惊世界。
1986年,唱片总公司联合湖北省博物馆,用曾侯乙编钟原件录制了唱片千古绝响曾侯乙编钟之声,该唱片收录了竹枝词春江花月夜楚商等6首经典乐曲。
出于对文物的保护,现在用于演奏的编钟都是复仿制件。随州市博物馆馆长项章介绍,伴随大量各历史时期青铜编钟在随州出土,随州文博部门联合相关单位及民间铸钟匠人进行复制,延续了古法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2021年随州市曾都区申报的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被认定为第五批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曾侯乙编钟的一大特点,就是一钟双音。按照编钟上的错金标音铭文所示,敲击编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会发出不同的乐音,而且两音之间相差三度。年过花甲的项绍清老人是青铜编钟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90年,他把成套的编钟按古代音律排列校音,使每个编钟的正鼓和侧鼓位置均能敲击出两个不同的乐音,成功仿制出演奏类编钟。2015年,青铜编钟一钟双音校音技艺,被授予家专利。
青铜编钟制作工艺繁复用料考究制作耗时较长,青铜器制作技艺一直在随州境内以家族及民间师徒方式进行传承,延续至今,约有400人从事该技艺,可追溯4代以上,有着百年的传承历史。项章介绍。
组建乐团,编钟与多种乐器跨界对话
曾侯乙编钟是古老的,也是年轻的。它是古老的乐器,也可演绎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乐曲。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颁奖仪式的乐曲是以曾侯乙编钟原声现代玉磬和交响乐融合演奏的江苏民歌茉莉花。2016年,湖北省博物馆用曾侯乙编钟为访问的外宾演奏俄罗斯经典民歌喀秋莎。
早在1987年,湖北省博物馆就成立了编钟演奏组编钟乐团前身。曾侯乙编钟本身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而音乐是与观众建立联系的很好的形式。我们用复制品重新奏响曾侯乙编钟,这也是一种活化传承。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编钟乐团团长王先福介绍。
编钟乐团编创负责人罗乐介绍在作品内容上,我们的演出曲目既有反映华礼乐文明的传统编钟乐舞礼乐天下等,也有展示荆楚文化的编钟古乐楚调九歌等作品。几年,我们增加了一些反映时代风貌的乐曲,并且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2021年4月8日,编钟乐团在湖北省博物馆编钟演奏厅举办的浴火重生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编钟音乐会,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有200万人次观看。
除了在作品内容节目形式硬件技术上进行创新,编钟乐团还积极尝试跨界,与萨克斯钢琴古琴等不同乐器进行创新融合,让编钟乐舞历久弥新。
今年6月11日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日,湖北省博物馆联合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举办了钟·琴音乐会,编钟与钢琴同台演奏。9月,湖北省博物馆又与重庆三峡博物馆联合举办一见钟·琴线上音乐会,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编钟与唐代清代的古琴联袂演出。
30多年,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已接待海内外观众逾千万人次,使先秦时代庙堂重器奏出的黄钟大吕,走向现代受众。
人民日报 2022年11月28日 08 版